<track id="xp31v"></track>
      <nobr id="xp31v"><rp id="xp31v"><rp id="xp31v"></rp></rp></nobr>

        <i id="xp31v"></i>

          當前位置:中國伊春 > 政務 > 統計信息 > 統計分析

          伊春市上半年林下種養采發展情況

          發布日期:2019-09-19 來源: 伊春市統計局

          上半年,全市林下種養采業平穩增長,據初步測算,全市林下種養采業實現產值147060萬元,同比增長0.7%。其中,種植業產值61983萬元,下降0.6%;養殖業產值21317萬元,下降4.3%;采集業產值63760萬元,增長3.7%。

          一、林下種養采業基本情況

          1、以食用菌、北藥為主的種植業整體略有下滑。其中食用菌種植業方面平穩發展,黑木耳立體化栽培棚室數量快速增長,今年新增1000畝食用菌棚室,達到了3000畝以上,同比增長53.6%,預計年末建成7000棟。棚室木耳生產呈現出工廠化制菌、種植戶低價租用棚室、企業統一高價收購的特點,極大地帶動了全市食用菌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。全市食用菌種植實現產值41747萬元,增長5.2%,其中黑木耳產值39055萬元,增長6.4%。北藥方面由于今年藥材市場平貝價格低迷,大量農戶持觀望態度并未進行平貝收獲。北藥種植出現下滑,實現產值18587萬元,同比下降13.2%。

          2、特種養殖業有所下滑。上半年,全市特種養殖部分品種飼養量有所下滑,特種養殖業產值下降。鹿1萬頭,同比減少8.9%;笨雞和山雞73.5萬只,增長7.2%;野豬1.1萬頭,減少31%;全市特種養殖產值21317萬元,同比下降4.3%。

          3、林下采集業穩步增長。上半年,以山野菜、藍靛果、藥材為主的采集業實現產值63760萬元,增長3.7%,其中山野菜產值49984萬元,增長2.4%;山野果691萬元,下降19.6%;藥材12777萬元,增長9.5%。

          二、存在的問題和不足

          1、生產基地規模小、分布散、專業化分工程度差。

          2、龍頭企業界定上不夠明確,帶動力不強。

          3、同一類森林產品質量標準不規范、不統一。市場銷售各自為戰,品牌繁多,森林食品品牌形象不突出,產品的市場價值還沒有充分顯現,產品的附加值低。

          三、發展的建議

          1、加快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,做大做強森林食品產業精深加工,加快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。在確立龍頭企業引進和培育上要寧缺毋濫;在加工方面,應向“精、深”發展,實施高科技含量、高衛生標準的加工,創造知名品牌,打造布局合理、特色鮮明、技術領先的森林食品產業集群。

          2、尋找突破口,從傳統走向現代。一是在森林食品的種源方面,可以利用國內的先進技術,和市場優勢組建優良品種標準化繁育公司,通過新技術確保種源的高品質,樹立強勢品牌;二是在構建食用菌大生產,提高市場競爭力方面,應整合科研、生產、流通等方面的資源,以實現規模化、產業化經營;三是要重視優勢產業布局,應按照現代企業的特點,在生產、加工、流通和研發等方面合理布局,不要搞遍地開花,要走集約化、規模化、市場化的發展之路。

          3、打森林生態品牌,占領食用菌鮮品市場。食用菌作為蔬菜,烘干或曬干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和特定環境下的一種有效方法。隨著時代進步,人們在選擇食用菌時,均將選擇便捷、美味的鮮品。以此,我們要轉變生產經營觀念,食用菌生產應從干品生產與經營向干、鮮并重乃至以鮮品為主轉變。伊春市鮮品食用菌生產相對滯后,發展鮮品生產刻不容緩。伊春市的自然生態環境、氣候等條件特別適合發展品質優良、安全性高的珍稀、高檔菌類產品。因此,我們要發揮好優勢,做出好的產品,抓住南方夏、秋季食用菌生產淡季的有利時機,打好時間差,力爭在食用菌鮮品市場,乃至高端食用菌鮮品市場搶占一席之地,叫響伊春森林食品品牌。

          ?